刘禅不精明,心思单纯没坏心眼。他虽然不算明君广盛网 ,但也没像夏桀商纣那么残暴。打仗老输,可国家还没乱套。就算君臣没法死守,拼最后一搏,也能退到东边慢慢想办法。——孙盛
公元263年,邓艾偷偷带着军队穿过阴平,直接打到了成都城门口。刘禅知道自己打不过,就投降了,这样一来,蜀汉就没了。之后,刘禅被带到了曹魏的首都,司马昭派人看着他,他从此过上了心惊胆战的“平静日子”。
说起蜀汉的完蛋,大伙儿可能只记得刘禅那句“乐不思蜀”,觉得这场亡国之战挺平静的。但话说回来,从古至今,又有几场灭国的仗是轻轻松松的呢?
刘禅有7个儿子和2个闺女,蜀汉没了之后,为啥他们很少被提起呢?主要是因为他们大都死了,而且死得特别惨。今天,咱们就来摆摆这事儿,一起聊聊蜀汉的那些风云往事。
【刘备历尽艰苦建立蜀汉】
按照老一辈传下来的故事,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。不过,因为汉武帝搞了个推恩令,让那些诸侯王的势力变得越来越小,最后连普通老百姓都不如了。所以,到刘备那会儿,他们家看上去就跟皇族没啥联系了。
展开剩余87%但是,刘备从小就心怀大志,后来在公孙瓒的引荐下拜了高人为师。过了好些年,他又得到了富商张世平和苏双的支持,招募了一群人投身到平定黄巾军的战斗中,由此开始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。
东汉末年时候,好多军阀各自为王,他们为了抢地盘不停打仗。刘备因为力量小,只能在这些大军阀间跑来跑去,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躲。可没想到,赤壁那一仗,袁绍被曹操给打败了,原来跟着袁绍的刘备没办法,只好往南去找刘表投靠。
在这儿,刘备遇上了诸葛亮,照着他出的好主意一步步往前走,跟孙权结盟一块儿赢了赤壁大战,这么一来,就拿到了荆州的大块地盘,有了继续壮大势力的基础。
从公元209年到219年这十年,是刘备事业飞速发展的时期。他利用荆州作为起点,接着攻下了益州、西川和汉中这些地方,势力迅速壮大,和曹操、孙权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。
曹操死了以后,曹丕自己当了皇帝。公元221年,他硬是让汉献帝把皇位让给了他,这样一来,汉朝就算彻底完了。之后呢,曹丕建了个魏国,孙权建了个吴国,刘备也不甘落后,建了个蜀汉,意思就是说他们要接着汉朝的香火传下去。
真倒霉啊,刘备当上皇帝后,运气就一直不咋地。先是和吴国闹翻了,紧接着又在夷陵被打得落花流水,蜀汉几十年的老本都差点赔光了。
蝴蝶效应的故事还没结束,刘备逃到白帝城没多久,就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。他赶紧把诸葛亮等重要大臣叫到白帝城,安排后事。就在那一年,刘备去世,他的儿子刘禅继承了皇位。
【诸葛亮鞠躬尽瘁,蜀汉依然败亡】
老话说得好,《出师表》里头提到:“在军队打败仗的时候接的任务,在国家有难的时候被委以重任。”刘备去世后,蜀汉情况很糟糕,好在诸葛亮挺身而出。他一边和东吴重新和好,一边在国内稳定政局,发展经济改善百姓生活,这才让蜀汉慢慢恢复了元气。
从刘备三次上门请诸葛亮出山,到他临终时把孩子托付给诸葛亮,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既赏识又信任。因此,诸葛亮始终把“振兴汉朝、重返故都”当作自己人生的头等大事。
公元225年,诸葛亮亲自带着军队到了南中,和孟获一连打了7场大战。最后,他成功平定了南方的动乱,确保了后方的安稳。而且,南蛮部落归顺后,蜀汉的力量也变得更加强大了。
过了几年,曹丕驾崩后,他的儿子曹睿坐上了皇位。就在这时,诸葛亮瞅准机会,发起了北伐。可惜啊,因为马谡粗心大意,把街亭给丢了,结果第一次北伐就失败了。
后来,诸葛亮又四次带兵北伐,过程中虽然有过不少战斗,但最终还是因为各种因素没能成功,他在公元234年8月在五丈原病逝,一直到死都没能实现“重振汉朝”的愿望。
你知道吗,蜀汉和曹魏的实力差距那么大,诸葛亮那么聪明,他肯定心里有数。那他为啥还要坚持北伐呢?也许我们能从曹魏朝廷的一次会议上找到点线索。
刘备离世后,曹魏就一门心思地跟孙权较上劲了,可每次派大军出征都没能讨到便宜。就在这时,蜀汉又东山再起了,搞得曹魏的关中、陇西地区岌岌可危。
曹睿在曹丕去世后接手了皇位广盛网 ,朝廷大臣们就怎么处理跟蜀国的关系展开了讨论。有的大臣主张继续发兵攻打,直到把他们打败,不过大臣孙资却提议:
蜀汉地盘就汉中、益州那点地方,而曹魏呢,占了整整九个州,要是大家都安安稳稳发展,蜀汉肯定会被曹魏远远甩在后面。再说,蜀汉那地方,到处都是险峻的关隘,守着容易攻进去难,曹魏要是派大军去攻打,力气花了不少,好处却捞不到多少,太不划算了。
与其这样,咱们还不如关起门来好好发展自己的力量,等魏国变得超级强大,不用打就能让敌人投降。曹睿觉得孙资的主意不错,就决定把这个办法当作主要战略来实施。
蜀汉安插在曹魏的细作悄悄把这事告诉了诸葛亮,诸葛亮心里清楚,要是再让曹魏这么壮大下去,蜀汉迟早得完蛋。所以,他决定采取主动,打过去,想在战场上碰碰运气,看能不能扭转局势。
换个角度看,诸葛亮北伐其实不是最终的目标,他真正想做的是减少蜀国和魏国的差距,以及在打仗的过程中找到能让蜀国活下去的机会。但是,诸葛亮去世后,就没人能理解他这番打算了。
蒋琬当家那会儿,国家还不错,一边忙着搞经济建设,一边也没落下打曹魏;到了董允掌权,他就一门心思搞民生了,打曹魏的事儿就没那么积极了;再到蜀汉快不行的时候,姜维就光顾着跟曹魏干架,国内老百姓的生活他就顾不上了。
根据老辈人传下来的故事,从公元238年到262年间,姜维一共带兵往北打了曹魏十一次,赢的时候多,输的时候少。可是呢,他光顾着打仗,没顾上国内老百姓的生活,结果蜀国和魏国的差距就越拉越大了。
就算到了那个地步,他还是想在边疆种地,好继续往北打,根本没去管后方政局乱成一锅粥。结果钟会带着五路大军来攻打蜀国时,刘禅才急急忙忙派人去救,场面一乱,出错就在所难免了。
邓艾瞅准蜀汉军队没防备,领着大军悄悄过了阴平,一路打到绵竹,最后把蜀汉的都城成都给围了起来。那时候,刘禅身边连个能帮忙的人都没有,蜀汉的好多文官为了自己活命,都主张投降,这样一来,蜀汉就没了。
【刘禅家人的结局】
蜀汉灭亡后,刘禅被魏军押到了洛阳。尽管他每天都被司马昭盯着,但因为过着“乐不思蜀”的日子,司马昭也就没动杀他的念头,让他安安稳稳活到了老年。
但是,虽然刘禅最后过得还算安稳,可他的孩子们却命运多舛,一个比一个惨,这也让人明白蜀汉的灭亡并不简单。《资治通鉴》里头说了,刘禅的大儿子叫刘璿,他还是蜀汉的储君呢。
当刘禅决定投降时,刘璿却坚决不肯低头,还领着自个儿的手下人起来造反,可惜最后被魏军给残忍杀害了。没办法,整个蜀汉都不是魏军的对手,他一个没啥实权的太子又能掀起啥大浪呢?
最后,刘璿被魏军给害了,连他的家人也没能躲过一劫。刘禅的第五个儿子刘谌,跟他的大哥一样硬气,魏军打进城里,他宁死不屈,效仿崇祯皇帝,在蜀汉的祖宗庙宇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
老二刘瑶、老四刘瓒、老六刘恂和老七刘虔这些人,跟着老爹一块儿到了洛阳城,本来日子过得挺舒坦的。可谁成想,永嘉之乱一闹起来,他们四个就因政变的事儿被杀了。
刘禅的三儿子刘琮,在蜀汉完蛋之前就走了,比起他其他几个兄弟,他算是死得安详了。说完了刘禅的七个儿子,咱们再来聊聊他的两个闺女。
史书上并未明确提及这两个女儿的名字,只晓得大女儿嫁给了诸葛瞻。在绵竹之战里,邓艾的军队突然来袭,让诸葛瞻毫无防备,最后诸葛瞻在战场上英勇牺牲。
古时候,女人的地位不高,尤其在战乱时候,生活更是没有保障。想想看,就算她是蜀汉的皇室成员,国家灭亡后,她的日子也不会好过,说不定比普通老百姓还要凄惨呢。
老二的女儿嫁给了关羽的娃关统。想当年,关羽在襄樊那场大战里,用洪水淹了敌军七支部队。曹魏的大将军庞德被关羽抓住,可他不愿意投降蜀汉,结果就被关羽给处决了。打那以后,关家和庞家之间就有了很深的仇怨。
尽管关羽命丧东吴之手,庞德的后代心里还是愤愤不平。因此,在蜀汉被灭之后,庞德的子孙们对关羽的后人也没手下留情,把关统一家老小都杀了,就连刘禅的二女儿也未能幸免。
所以说,刘备的后代里,就数刘禅活得还算安稳,这结局听起来真让人心里不是滋味,挺让人难过的。刘禅能在那乱世里安稳过完一生,也说明他可能并不像大家说的那样没用,“乐不思蜀”可能只是他装出来的罢了。
从上面的讲解咱们可以看出,蜀汉和曹魏的实力真的差挺多的,就算没有刘禅,蜀汉最后可能还是会完蛋。有历史资料说,邓艾打进成都后,翻到了蜀汉的人口册子。
上面白纸黑字写着,蜀汉那边人口还不到一百万,可当官的、打仗的加起来有十几万人,也就是说,差不多六七个老百姓得养活一个官或兵。这在古代那种生产不发达的时候,负担可重了广盛网 ,国家早晚得垮,这事儿跟刘禅关系不大。
发布于:陕西省牛达人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